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2936|回复: 0

长水塘水源生态湿地工程中试项目基本完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8 14: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嘉兴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记者  高丽
  
  本报讯  一道沟渠贯穿前后,几个水塘加上若干种有芦苇的“小道”,乍看毫不起眼,却独自形成了一个生态湿地系统。它就是“微缩版湿地”——长水塘水源生态湿地工程中试项目。
  7日上午,记者来到中试项目所在地湖盐线北侧、长水塘东岸。刚刚施工完成的湿地,虽然植被还未成长,但是各个功能区块都已分明,设施到位,一旦进水的渠道完工,就能开始运行。
  据了解,我市城乡居民供水主要由第二、第三两个地表水厂集中供应。其中,第二水厂供水能力为每天10万吨,第三水厂供水能力为每天30万吨。第三水厂位于市区西北部、沪杭铁路以西、长山河以北,现状取水水源地为长山河,规划第二水源为长水塘。
  目前,第三水厂水源地长山河由于受上游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水质长期达不到标准。虽然两个水厂均采用先进的制水工艺,但水源水质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给供水安全带来较大的压力与隐患,原水水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好转,水源受到突发污染的威胁也时刻存在。
  水源生态湿地筹建办主任杨曦帆表示:“建设水源地生态湿地治理工程及加强水源保护区的治理与保护,旨在减少自来水制备过程中氯耗和矾耗,降低水厂运行成本,提高海宁市城市饮用水的安全系数。”
  水源生态湿地虽有先例,但是运行过程中尚存不足,并且第三水厂原水较具复杂性,本次工程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工艺和技术。因此,中试项目承担着为整个水源生态湿地技术改进、运行优化调试实验的重任。中试项目建成后,相关人员将及时跟踪监测原水中的主要指标CODMn、氨氮、总锰、总铁、石油类、SS等的去除效果,以便在生态湿地工程中改进。
  中试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实验期。杨曦帆说,长水塘水源生态湿地工程的初步设计方案已经设计完成进入审批阶段,方案批准后即可准备施工图,招投标进场。“如果进展顺利,湿地工程将于七八月开工建设。”
  长水塘水源生态湿地工程建成后为具有一定水面积和容积的人工湿地,不仅可提高水源地水质,而且在外来水体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湿地内可提供有效利用应急水3~4天,以利于各相关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提高水厂抗风险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江连杭网 ( 浙ICP备2023025023号 )

GMT+8, 2024-6-14 03:57 , Processed in 0.07041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