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2723|回复: 0

电话短信猛推销 市民无奈“被广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7 12: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嘉兴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记者 陈卓蓉  制图 沙漠

    前几天,市民朱先生接到号码为15345880434的电话,电话那头说:“您好,打扰您几分钟。您需要购买商铺经营或者投资吗?我们是……”朱先生一听头又晕了,他并不想买商铺,这样的电话、短信广告几乎每天出现,不分时段、不看场合,有时甚至是他开会时,时不时地骚扰实在让人烦不胜烦。有什么办法能治治这种电话、短信广告骚扰呢?

一周接到10多个电话、短信推销 市民无奈“被广告”

    “双休日我铁定会接到这样的电话或者短信。”市民吕先生说,上周六他就接到一个嘉兴的电话,问他嘉兴有些香港公司开发的旺铺,他有没有兴趣买,“没钱、路远,听了没几句就挂了。”

    如今,遇到这种短信、电话广告骚扰的事可以说见怪不怪了。它们随时随地都可能让你的手机响起。

    “因为是手机号码打来么,以为是什么不常联系的朋友,没想到是广告。”市民沈先生说,不接很烦,接了后悔。若是遇到短信推销的广告,比如家纺门店跳楼价啦、家电商场节日特惠啦、买珠宝送情侣游啦,凡此种种,一概删除。因为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我不相信这种电话营销,即使我要买商铺之类,也会自己去销售中心看,所以一接这种电话就马上挂掉。”市民孙小姐认为,电话里说得再好,肯定还是要去销售中心了解,一方面看看模型,一方面也看得出房产公司的实力,比听电话靠谱多了。

    记者昨天采访发现,几乎所有的受访对象都遇到过这种电话、短信广告推销,有时甚至一天好几个。吕先生给记者做了统计,他最近一周内就收到或接到这样的短信、电话广告有10多个。

骚扰广告无孔不入 为何“躺着也中枪”

    记者从市工商局、公安局了解到,随着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电话、短信不仅便利了沟通联系,也逐渐成为发布广告的一种新途径。这几年被广泛利用后,一些电话公司、短信群发器业务量递增。

    “在报纸、电视台等做广告,一是审核比较严,二是费用相比要高。”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说,而短信群发器发送1万条信息最多花费千元。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一般经过审批的群发短信号码开头是106。只要显示为手机号码的群发短信,一般都来源非法。而这种非法的短信群发器网络上买卖信息屡见不鲜,有的一个可以插7个SIM卡,1小时可以发4000到6000条短信。操作时只要打开一台笔记本电脑,用数据线连接上短信群发器,然后打开一个软件,这种软件显示可以发送130到139的所有号码,还可以选择具体号码的范围,或者输入特定号码。这种软件在许多网站都可以下载到,而且都是免费的。

    至此,很多接到电话、短信广告的市民,往往第一感觉是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事实上并不一定,因为有了短信群发器和那种“撒大网钓鱼”的电话广告,“中奖”与否就是概率的问题了。

有投诉尚无诈骗 此类广告监管存在漏洞

    记者昨日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市民反映的电话、短信广告只有投诉其干扰到日常生活,广告内容均有实际主体、情况属实。被骗上当的案例目前还没有出现。

    警方也分析了电话、短信广告的一些特征。“电话、短信广告与那些诈骗短信相比,有比较明显的差别。一般真实的广告是在嘉兴市范围内,广告实体以商业房产居多,广告方委托电话公司推荐商铺。而诈骗短信地域跨度大,内容各式各样,其中不少还直接出现银行卡、汇款等字眼,市民一定要小心辨别。”

    短信群发技术也只是这几年才兴起的,属于新兴技术,所以该如何对其有效监管,在法律上就出现了空白。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对于电话、短信广告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行业内监管也没有具体明显的措施,相关部门坦言存在着监管漏洞。

    “我们只能建议市民接到这样的电话,如果不需要也觉得心烦的话,就把电话拉进黑名单。”110指挥中心民警说。

    那么如何把这类陌生电话拉进黑名单呢?记者致电10086咨询。

    以升级到最新版本的苹果手机为例,进入设置,点开“通知”选项,找到“勿扰模式”后进入下一层界面,里面显示有一选项为“允许这些人的来电”。点击进入,里面有任何人、没人、个人收藏,以及群组的选项,根据个人需要进行选择。同时,“勿扰界面”中还能设定阻止陌生电话的时间段。

    然后,退回到“设置”界面,打开勿扰模式,这样,陌生号码就不能打进来了。

    不同手机型号要如何设置,可以拨打运营商咨询。

    记者手记:

    电话、短信广告,先不管其真实性如何,单就给市民生活造成的骚扰,就让人恨得牙痒痒而无可奈何。“被广告”能不能采取主动的措施来杜绝?来阻止?是不是可以借鉴针对办假证这样的乱张贴,采用“呼死你”的办法,发现一个查处一个?

    电话、短信广告尚未出现诈骗,不等于就一直不会出现纠纷。电话广告的真实性靠的不过是商家或者推销人员的一点点良知。针对短信群发器,重要的是对其使用范围进行限定、监管。只有加大对短信群发器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力度,切断非法销售短信群发器的渠道,让非法销售、购买和使用短信群发器的销售者和使用者付出巨大的成本,才是治理垃圾短信的治本之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江连杭网 ( 浙ICP备2023025023号 )

GMT+8, 2024-6-6 10:54 , Processed in 0.08383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