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3004|回复: 0

半年里食安委发布三次《桶装饮用水质量抽检公告》 纯净水真的纯净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2 10: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嘉兴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半年里食安委发布三次《桶装饮用水质量抽检公告》

    纯净水真的纯净吗?

纯净水行业专项整治

    去年7月,在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中发现,我市纯净水产品质量出现波动,7家企业的8批样品中有4批产品检验不合格,全部是微生物指标超标,同时,企业管理松懈。为此,市质监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开展了纯净水企业专项治理。

    随后,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质监局和工商局分别对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桶装饮用水的质量情况进行了抽检,并将抽检结果公布。

    如:海宁市白浪泉纯净水有限公司生产的饮用纯净水三次被质监局抽检,两次结果为不合格,分别为2012年7月2日批次(18.5升/桶)、2012年9月23日批次(17升/桶),不合格项目为“霉菌和酵母”,并被立案查处。

    海宁市丁桥银河饮用水厂生产的饮用纯净水同样是三次被质监局抽检,也是两次抽检不合格,分别是2012年6月30日批次(17升/桶)、2012年9月22日批次(17升/桶),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被立案查处。

    而德清县天涧山泉水厂生产的“天涧山泉”两次被工商局抽检不合格,分别是2012年5月18日批次和2012年7月10日批次(均为16.5升/桶),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被立案查处。

    经过专项整治,饮用水企业加强了安全意识,加紧管理。今年2月19日发布的《公告》显示,生产环节抽检的9个品牌的9个批次全部合格,流通环节抽检的8个品牌的8个批次仅2个不合格。纯净水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记者 陈卓蓉  制图 沙漠

    它普遍代替了开水瓶,一般以16至19升一桶居多,桶装饮用水进入千家万户、办公地点以及公共场所。这些看似清澈的水,安全系数高吗?

    去年9月21日、10月26日以及今年2月19日,海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通过本报发布了三期《桶装饮用水质量抽检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从《公告》可以看出,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流通环节,无论标识上表明“纯净水”、“天然水”还是“矿物质水”,抽检时都有发现不合格情况。其中生产环节不合格项目最常见的是“霉菌和酵母”,流通环节不合格项目最常见的是“菌落总数”。

天然水长出“绿藻”

    据了解,去年我市仅有一起关于饮用水的问题投诉。有市民饮用一种“天然水”。水经太阳直射后,竟长出了绿藻,颜色呈现出绿色,把他吓坏了。

    后经调查,咨询专家了解,这款天然水源自深井水,水中含有绿藻成分,如果经太阳照射可能会生长。“没有生长的话饮用对身体无害,一旦发现有绿藻长出来,要停止饮用。”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款水要存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饮用水透明无味,它是否卫生安全如何判断?

    质监局食品生产监管管理科主任洪生良告诉消费者几个简单的判别方法。

    现在大部分饮用水是桶装,水桶的安全卫生至关重要。一要看桶体是否带颜色,尽量要选择浅色。二要在桶底查找水桶材质的标志,要选择PC桶,这是可循环使用的塑料材料。三要看瓶口,塑料包装封口是否紧密,若被损伤破坏可能导致水被污染。

    洪生良表示,水体本身除非是有明显的杂质、沉淀,不然市民的确比较难自行判断是否有微生物超标的情况,同时纯净水是相对容易受外部污染的产品,质量随时可能出现波动,因此市质监局通过完善长效监管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今年除每季度一次例行现场巡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外,将在7-9月高温季节,再增加每月一次监督抽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江连杭网 ( 浙ICP备2023025023号 )

GMT+8, 2025-8-4 17:42 , Processed in 0.0764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