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2709|回复: 0

高考作文拒绝网络热词,谁来明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7 13: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嘉兴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网络热词虽然在网络上掀起阵阵风潮,被网友普遍使用,热得一塌糊涂,但在生活中,却并不一定被人们普遍熟知,也不为人们所普遍使用,而字典上也没有这些网络热词的解释,因此,有时候,人们可能并不明白网络热词的意思。换句话说,网络热词虽热,但只是网络用语,换了环境,它们就变成了“外来语”,让人不明就里。
  从规范汉字使用的角度来看,在高考作文中禁用网络热词,无可厚非。但是,笔者认为,在试卷中应该明示,明确提醒考生不得使用网络词语,让考生知道网络用语在高考作文中是“禁语”,避免考生“越雷池”、“吃螃蟹”,这样,才能体现公正,也彰显教育人文关怀。
  网络热词是伴随着网络产生的一种“异型语言”,它们可能是“形声字”、“象声字”、“联想字”,还可能是网友的“臆测字”,如“囧”、“槑”、“烎”、“打酱油”、“俯卧撑”等,这些词汇风趣幽默,丰富了网络用语,让人看了会心一笑。然而,因为是网络“首创”,所以,初时即使是网友,可能很多人也都不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但经过“首创”网友的解释,网友们感到“有点意思”,于是纷纷“拿来”为我所用,这些词汇也就在网络流行开来。不过,由于网络具有局限性、娱乐性和游戏性,「所以这些网络词汇,只是网友们玩的一种“文字游戏”,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意思,也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换到现实环境中,就与传统的文字与语言发生了冲突,让人们的理解产生障碍。」
  网络热词虽然在网上流行,但它们仍然具有局限性,不被人们所广为熟知。而由于这些词汇的娱乐和游戏性,这些网络热词其实意义不大。而很多网络热词也变成了昙花一现,很快就被新的网络词汇所代替。因此,在严肃的场合,在正式的书面材料中,应该避免使用网络热词这些“生僻字”,否则,可能会误事甚至闹出笑话。
  从网络热词的流行趋势来看,很多网络热词只是一种娱乐符号,而非真正的汉语,因此,我们不能把网络词汇太当真。前几年,有人甚至呼吁将“超女”这样的网络词汇录入《辞海》,显然,这些人忘记了汉语言的发展规律,也忽视了《辞海》的知识性、严肃性,结果,自然只能吃闭门羹。 《浙江在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江连杭网 ( 浙ICP备2023025023号 )

GMT+8, 2024-6-8 06:40 , Processed in 0.08844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