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2490|回复: 0

半夜村子里响起神秘喇叭声 68岁的他为了面子,竟当起销赃车中间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2 10: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嘉兴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半夜村子里响起神秘喇叭声

    68岁的他为了面子,竟当起销赃车中间人

半夜响起神秘喇叭声

    陈某家住盐官镇,关于小偷放暗号的事,他听说过但没有眼见为实。2011年夏天,陈某的外甥说起这件事,还拜托陈某帮忙留意一下,想买辆便宜的车。

    一天凌晨,陈某在睡梦中听到自家房后传来了电瓶车喇叭声。“难道真有人来卖车了?”陈某嘀咕着,下床去看,结果发现外面确实有人骑在一辆电瓶三轮车上,东张西望。

    “你是卖车子的?”陌生男子回答说:“是。”两人一番讨价还价后,陈某花700多元买下了这辆电瓶三轮车。白天,陈某的外甥来拿车,并把钱给了陈某。

    后来,陈某的电瓶三轮车也坏了,他想换辆新的,可又嫌太贵。去年3月底,陈某又向那个陌生男子买了辆电瓶车,花了1000元。

    那人走后,陈某在车兜里发现了一张购车发票,上面写着真正买车人的姓名,而买车日期是去年3月25日,陈某当场感慨道:“这车买来才3天,偷来后居然被我买了。”一辆市场售价两千五六百元的电瓶三轮车,陈某只付了1000元,他感觉占了一个大便宜。

    ■记者 朱文  通讯员 陈清平 颜肖  制图 沙漠

    68岁的陈某几年前听村里人说,一到半夜会有人到村里放暗号,先长按一声喇叭,再短促地按两声。村民说,其实放暗号的人是小偷,是拿着来路不明的车到村子里销赃。

    一开始,陈某以为这只是大家随口说说的,也不以为意。可后来他发现这是真的,并且自己因为低价买了几辆电瓶车后,竟成了为小偷牵线搭桥的“中间人”。

当“中间人”只为挣面子

    陈某的行为引起了周王庙派出所及盐官刑侦队的注意,经过缜密侦查,警方发现卖车人姓宓,海宁人,自2012年6月以来,他先后在周王庙及邻近辖区盗车。

    近日下午,警方在海洲街道某租房内抓获嫌疑人宓某。陈某也被警方“请”进了派出所。与此同时,警方还追回被盗电瓶三轮车9辆,价值约3万元。

    经查,43岁的宓某原本有份稳定的工作,月薪有3000多元,但他还是觉得没钱,认为偷车来钱快。

    而陈某表示,他也知道车子是别人偷来后到村里销赃的。“半夜三更谁来卖电瓶三轮车啊?我做‘中间人’完全是为自己挣面子,觉得自己在村里有能耐,事实上我没有得到一分钱的好处。”陈某无奈地说道。

    可民警表示,正是有了这些买赃车的人,才使犯罪分子有了销赃的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说,陈某等人是在纵容犯罪。

    目前,宓某已被海宁警方刑事拘留,陈某则被取保候审。

“牵线搭桥”先后买了8辆赃车

    自从陈某购得两辆小偷“送”来的电瓶车后,这事就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觉得陈某捡了大便宜。于是,找陈某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但奇怪的是,正当大家都有意向买车时,那个陌生男子却人间蒸发了。

    几个月后,当陈某再次听到那喇叭声时,他一下子来了精神,马上探出头在窗口喊住了对方。随后,陈某打电话喊其他村民过来,让他们自己去讲价。期间,陈某也帮侄子买了一辆。

    一个多月后,陈某又帮亲家“预订”了一辆。之后,先后又有3人找陈某帮忙联系买车。

    从2011年夏天到2013年1月,陈某先后跟卖车人联系,购买了8辆电瓶三轮车。除了他自己的那辆外,其他7辆车都是半新旧,价钱在700元左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江连杭网 ( 浙ICP备2023025023号 )

GMT+8, 2025-8-4 20:23 , Processed in 0.0693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