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来海宁的大潮君的朋友
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
“你们海宁真方便啊,
去上海,去杭州,
到哪都是一会儿的工夫!”
的确
海宁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
这不
有这么2个圈
把海宁都划进了!

在近日召开的2018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上海市正连同江苏、浙江两省酝酿出台《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方案初步拟定将覆盖“1+7”市,嘉兴参与规划!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方案初步拟定覆盖名单: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

目前编制工作方案基本稳定,规划拟提出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市政基础设施统筹、绿色网络、蓝网纵横、文化魅力域旅游提升、产业协调发展、合作机制保障与创新等八大系统行动。
此外,规划还将从实施国家战略的高度,把握住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机遇,从区域层面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尤其是加强在功能、交通、环境、设施方面的衔接,促进区域空间协同和一体化发展。

上海大都市圈
究竟是什么?
和海宁又有什么关系?
2017年12月25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这份总体规划强调,上海在区域发展中应发挥“龙头”作用,还从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上海2035”规划的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通、常州、绍兴、嘉兴、湖州、舟山。
大潮君也就此查看了,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

上海和近沪地区战略协同区图
海宁被划在这个大圈圈里面
↓↓↓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杭州湾北岸战略协同区重点推动重化工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强化战略性产业和创新型产业集聚,增强江海、陆海、海空等多式联运能力,推进杭州湾海洋环境修复, 统筹协调沿湾各城市共同保护生态岸线和生活岸线,充分发挥岸线休闲旅游功能。
还有这个圈!
此前,“杭州都市圈”也将海宁划入:“杭州都市圈”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着重建设的四大都市圈之一,其范围是以杭州市区为中心,湖州、嘉兴、绍兴市市区为副中心,杭州市域5县市及德清、安吉、海宁、桐乡、柯桥、诸暨等杭州相邻6县市(区)为紧密层。

到2025年,杭州都市圈要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圈;再经过10年的共同努力,全面建成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国际化大都市圈。
海宁被划入2个圈中,也必将享受到“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的红利。

如此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身为海宁人的你,是不是十分期待?!
那么海宁将会怎么发展呢?最新通过审议,并定稿的《海宁市域总体规划(2016-2035)》中,就多次提到了融杭接沪!未来10年、20年,海宁将会这样发展!

充分发挥“世界潮都”和“国际皮城”的区域品牌影响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融杭接沪等战略,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竞争优势,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均衡高效,打造国际化品质型中等城市。
市域定位
长三角国际化时尚科创新城与文化旅游名城、杭州湾拥湾产业高地、深度融杭的品质新城。
城市职能
国际潮城、品质之都、文化名城、创新智城。
中心城区性质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化时尚特色城市与都市区创新核心城市。
城市规模
◆ 人口规模:海宁市域常住人口2020年为130万人,2035年为180万人。
◆ 用地规模:2020年市域城乡建设用地为200.7k㎡。2035年市域城乡建设用地为242.4k㎡。
◆ 城镇开发边界:按照中心城区、其他城镇、新城、小城市、特色产业区、重要港区、大型市政设施等功能板块进行细分,共约404.7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6.7%。

△ 市域城镇职能体系规划图(点击查看大图)
呼应杭州都市区总体建设目标与战略,结合杭州发展要求,实现与杭州在创新高端要素、城市战略空间、都市区通勤网络、美丽经济一体发展四大方面的联动,实现深度融杭。
利用嘉兴创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和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契机,大力推进政策、平台、产业、交通、要素、民生等方面与上海的对接行动,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接轨上海新格局。

△(点击查看大图)
加强产业协调
加速产业协作的引擎,不断加大上海产业招引力度,主动承接上海高端制造企业的扩产项目和产业转移。推进要素资源集聚,加快从上海引入各类金融机构,形成金融业集聚和带动效应。完善产业导向,提高产业配套水平,形成区域性行业聚集优势。
加强园区建设协调
深化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合作,将其打造成为承接上海高端制造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和接轨上海的桥头堡。
加强基础设施协调
规划沪乍杭铁路、杭州—海宁城际铁路。预留杭海城际连接上海通道。
加强产业协调
加强海宁连杭经济区、长安高新区与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江东新城的产业协作。打造杭州湾北部产业创新高地。
加强城镇发展协调
强化长安、许村临杭边界地区空间开发,整合长安、许村和高铁西站片区,打造杭海新城,积极融入杭州都市区整体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协调
加强与杭州的交通联系,规划沪乍杭铁路、杭绍台二期铁路、杭州—海宁城际铁路。加强杭海新城与杭州的交通通道对接。
加强基础设施协调
加强与嘉兴、桐乡交通联系通道的建设与协调。
加强城镇发展协调
加强海宁经济开发区西侧与桐乡临界处的协调开发。加强尖山新区东侧与海盐南北湖的协调开发。
加强文化、旅游协调
规划乌镇至盐官城际轨道线,打通嘉兴古镇旅游线路。

规划形成“一核、三廊、三轴、四组群”的全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核:中心城区
市域时尚经济集聚核,依托市域行政中心、商贸中心、科创中心,共同打造具有海宁地方特色的时尚经济集聚核。
三廊:三条东西向城市发展走廊
依托杭海城际轨道打造的城镇综合服务走廊;依托01省道沿线乡镇产业集聚打造的田园乡镇发展走廊;依托百里钱塘打造的沿江特色发展走廊。
三轴:三条城市发展轴
依托人民路-长安路沿线功能集聚打造的连杭经济融合发展轴;依托海宁大道打造的现代服务业集聚轴;依托硖尖公路打造的创新创业集聚轴。
四组群:四个城市组群
依托中心城区和斜桥、丁桥打造的核心组群;依托长安、许村打造的临杭组群;依托尖山(黄湾)、袁花打造的尖山-袁花组群;依托盐官、周王庙打造的田园古镇组群。

△ 市域城乡空间规划结构图(点击查看大图)
规划形成“一主、两副、一区、四特”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
1个主中心
即中心城区
2个副中心
即长安-许村(杭海新城)和尖山新区(黄湾镇)
1个特色片区
即盐官国际旅游度假区(盐官镇)
4个特色镇
即袁花镇、丁桥镇、斜桥镇和周王庙镇
市域城镇职能分为四类,包括:3座综合型城镇,1座工贸型城镇,1座旅游型城镇,1座生态、旅游型城镇,2座工贸、生态、旅游型城镇。

△ 市域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分区图(点击查看大图)
综合交通发展目标
构建“对外交通快速、对内交通畅通、内外衔接顺畅,节点功能突出”的海宁综合交通运输主骨架,形成“603015”交通圈,即60分钟可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抵达杭州、上海等周边主要城市,30分钟可达嘉兴及市内各镇,15分钟可达市域核心枢纽。

△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点击查看大图)
打造“一主两副三节点”的综合客运枢纽系统。货运站场布局总体方案为“两主两副”。
规划形成“两横三纵”的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形成“一环三横十纵十三连”干线公路网。
两横
沪杭高速和杭浦高速
三纵
杭州绕城高速东线、苏绍高速、嘉绍高速

形成“两横四纵”结构。
两横
杭海城际、沿江市域轨道
四纵
湖嘉杭城际、萧山机场北线、嘉兴轨道交通3号线、海宁北站至尖山市域轨道


融杭接沪
未来的海宁
令人期待满满!

本文由大潮网独家编辑访报道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惊艳!海宁这个地方大变样!又一条古街 里面还藏着6个...
惊魂3小时!小伙独自被困海宁一处悬崖 40米高半只脚悬空在外…微信更新,找不到大潮网了?戳这里,教你找到大潮君~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大潮网”手机APP(点我点我点我)

竖个期待的
一起为海宁加加油
↓↓↓